路橋梁加固技術是二十世紀公路橋梁施工領域發展速度最快、用途最廣的一門科學技術。然而加固施工工藝相對較復雜,要求橋梁加固工程取長補短,不僅延長了原橋的使用壽命,同時還增強了原橋的承載能力。橋梁加固將是橋梁工程界一個非常迫切的任務,體外預應力是一種有效的橋梁加固方法,簡單易行,不影響行車,受力途徑明確,能顯著提高結構承載力和抗裂度,有效改善結構的應力狀態。
1橋梁維修加固的基本概念
養護維修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發現橋梁產生小的缺陷,就必須及時處理,由養護部門對缺陷進行修理,日常的養護維修對于防止缺陷的產生和擴大具有積極的意義,補強是通過對橋梁構件和重大病害進行徹底整治來提高整座橋梁承載能力作用的加固,為了維持臨時通車而采用的臨時加大,稱為臨時性的加固,對舊橋進行拓寬,升高橋面,改橋為涵,全部更換橋梁主要承重構件等工作一般稱為橋梁的改建。
2高速公路橋梁現狀及加固原因
由于缺乏規范的經常性的檢查和維護,在自然環境和使用環境的作用下,橋粱的橋面板容易遭到損壞,尤其是瀝青材料鋪裝的橋面或者使用年限較長的橋梁更容易遭到損壞。橋面不平整嚴重影響車輛行駛,車輛行駛不舒適,嚴重的出現跳車現象。由于缺乏養護和車輛行駛造成的磨損,簡支粱的梁端接頭處和掛粱的懸臂掛粱支點處的填縫材料發生脫落,進而出現大溝槽,引起跳車現象的發生。跳車處因臨近橋段的嚴重振動導致構件的疲勞增加。若對此不加以改善,勢必將縮短橋梁的使用壽命。許多中、小型橋梁普遍存在長期無人清掃、整理的問題,橋面不清潔,泄水孔堵塞,下雨時橋面產生積水,車輛過橋時泥水飛濺,影響通行能力。在許多失養的高速公路線上都能看到,因機動車交通事故造成的橋面欄桿損壞,沒有及時維修恢復,使橋上交通缺乏安全感,還影響道路美觀。
許多橋粱橋面與引道路面銜接處不夠平整、順適,這主要是由于橋頭引道高填土產生不均勻沉降早成的,車輛駛過橋頭時,產生輕微或嚴重跳車現象。橋頭跳車不但影響車速,降低行車舒適性,而且也會影響橋梁使用壽命,嚴重的跳車甚至導致交通事故。橋梁在交付使用后出現的空洞、裂縫、沉陷、變位等毛病在日常維修養護中缺乏經常檢查與及時修補,致使鋼筋銹蝕,小裂縫發展成大裂縫,活動支座失去活動能力,混凝土脫落等。對橋梁下部的墩臺、錐墟、護岸,上部構件的背面極少巡視查看,因此問題不能及時發現,汛期抗洪能力極差,易遭到水毀,所以有的橋梁“小病不治釀成大病”。不少中小橋的橋孔水流不暢,橋孔附近河床淤塞。位于城鎮郊區和工廠附近的橋梁,由于排放大量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使橋孔淤塞更為嚴重。 許多橋粱由于建造年限較長,標準較低,橋面窄小。在高速公路的維修改建中,往往路面拓寬,而橋梁沒有相應拓寬改建,形成”瓶頸”,既影響通過能力,又增加行車的危險性。
3橋粱加固的步驟與原則
橋梁結構由于結構失效或損傷經評估不能滿足結構安全或正常使用要求時,必須進行加固。加固設計的內容及范圍,應根據評估結論及委托方要求確定。建立既有橋梁維修、加固、重建的經濟分析模型,選擇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對現有交通干擾小的方案實施,以保證改造后的橋梁能安全運營。
根據需要改造橋梁的評估結論和經濟分析,當得知現有橋梁可以通過加固、維修達到使用要求的結論后,再提出橋梁加固設計方案。
對于大橋、特大橋,其主要承重構件需要加固補強時,加固設計方案不少于兩個,進行方案評選和經濟評估,選擇合適加固方案。加固設計及施工盡量不破壞原結構,并保留有利用價值的構件,避免不必耍的拆除與更換。加固設計應與施工方法緊密結合,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固設計應接結構實際損壞情況進行計算。
在施工過程中,若發現原結構或相關工程隱蔽部位的構造有嚴重缺陷時,應立即停止施工,會同加固方案設計者進行研究,待采取有效措施處理后,方能繼續施工。加固施工過程中注意安全防護工作,保證施工人員安全。
4加固措施
封縫處理
先用鋼絲刷清除裂縫表面的灰塵、浮碴及松散物,確定需要封閉的范圍,用氣壓0.2MPa的壓縮空氣清除縫內浮塵,用工業丙酮將裂縫刷洗干凈。沿清理好的縫涂一層環氧樹脂膠留出埋設灌漿底座的位置,待膠干后用樹脂膠埋設灌漿底座。灌漿材料選用灌漿材料,在干燥或潮濕環境下固化具有收縮性小、強度高、韌性好、可灌性好等特點,漿液配比均有說明。施工順序先將配制好的漿液吸入軟管,裝好注漿器,逐孔灌漿,如單孔不足可取下灌漿器補充后再繼續灌注,灌后及時堵死灌漿孔。灌漿完畢待樹脂初凝后鑿除灌槳底座,并用環氧樹脂膠封罐。
橋墩加固處理
設計要求橋墩側面裂縫封縫后先在側面縱向粘貼兩層碳纖維片,再環向粘貼兩層碳纖維片。碳纖維片與其他加固方法相比具有高強、耐腐蝕、不增加構件自重、便于施工等特點。加固前對加固橋面進行交通控制,盡可能對加固構件卸荷對加固底面的硅表層出現的剝落、空鼓、腐蝕等部位應先鑿除,用角磨機、砂紙等除去鹼表面的浮漿、油污,構件表面打磨平整,轉角處打成圓弧狀。硅表面清理干凈并保持干燥。將底層樹脂均勻刷于鹼表面,待固化后以指觸干燥為準,再將構件表面凹陷部位用找平膠填平。浸潤膠調好后均勻涂于待粘貼部位,將裁好的碳纖維片粘于構件上,用滾筒反復粘壓去除氣泡,將浸潤膠充分浸透碳纖維片,待碳纖維片表面指觸干燥后可進行下一層的粘貼。在最后一層碳纖維片表面均勻涂抹浸潤膠。碳纖維片端部用橫向碳纖維片固定,碳纖維片與鹼的粘結質量可用手壓碳纖維片表面的方法檢查,總有效面積不應小于95%。當空鼓面積小于10000mm2時,可用針管注膠的方法進行修補,當空鼓面積大于10000mm2時應將空鼓部位的碳纖維片切除重新搭接等量的碳纖維片,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00mm。加固后的碳纖維片表面應涂一層水泥漆進行保護。
CONTACT US
郭經理:18678839908
劉經理:13869155222
郵箱:1742603742@qq.com
地址:濟南市歷城區北園大街9號A座2002室
生產基地:泰安新泰市正陽西路北頭與S103交叉口
主要供應:
環氧基建筑結構膠:植筋膠,粘鋼膠、碳布膠、裂縫膠、修補膠;
水泥基特種砂漿:灌漿料、聚合物砂漿,快速通車修補料;以及水性環氧和水泥復合的聚合物類砂漿;
新型加固工藝的配套材料:預應力碳板加固系統,混凝土玻纖套筒防護系統,混凝土結構防護修護系統,碳纖維網格加固系統等。